电视剧《三国演义》中,刘备曾在阐述自身抱负时讲过这样一句话,“自古举大事者,必以民为本”,看到这句话时恰巧赶上要写一篇关于马院长提出的“学院建设要以学生未来为本”的讲话读后感,两者深层涵义之间的契合,让我禁不住去思考一个问题,运职院的大事是什么?运职院的本又是什么?答案是显然的,在马院长的讲话中已经明确指出运职院的大事就是“将运城职业技术学院办成学生满意、家长放心、社会认可的学校,使黄河金三角一带的人们提起应用技术教育就会想到运城职业技术学院”,这也是要成为高水平应用型技术大学的追求;而运职院的“本”毫无疑问就是学生,是学生的未来。所谓初心不改,方得始终,举事固本的关键是如何去践行,这是件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事情,没有统一的思维定式,我想从以下三个层面谈一谈个人的感受。
第一个层面是学生,学院的生存之道是丰而优的生源选择,只有这一点得以保证,学院的一切工作才有了意义,我也将这视作是运职院事业发展的立足点。实事求是的讲,运职院学生规模的扩大和生源质量的提升还有较长一段路途要走,要做好这项工作很不容易,没有深刻的教育认知、真挚的肺腑投入,积极的进步追求,单单依靠一个美丽的校园、数十栋矗立的高楼、多样的教学设备是很难做到的,人们在谈起运职院时,永远是单调的大,而不是多样的“美”,也就无从谈起我们“万人校园”的梦想,毕竟一所优秀的大学,一定数量的学生规模是彰显办学实力的重要体现,因此每一个运职人都应该树立一个意识,就是不能放弃任何一个宣传学院的机会,写到这里让我想起3月15日召开的运城市先进制造业成立大会,短短一个小时的会议,马院长利用讲话发言的机会恰合适宜的两次向来宾宣传运职院的“大数据建设”和“中高职学习对接”,这样的身体力行,是不是应该值得我们“效仿点赞”呢。
第二个层面是未来,学生的未来即是学院的未来,学生选择来到运职院,一部分是怀揣着对大学的好奇和向往,一部分是怀揣着改变人生,创造美好生活的期待和憧憬,当然也有一部分是怀揣着对未来的迷茫和无知,其实不管怎样,学生来到这里,就注定要将他们的青春烙上运职院的印记,走进校门,面对大学,他们渴望的是改变和进步,走出校门,面对未来,他们梦想的是涅槃和成功,而这一切的践行和实现,教师—这个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扮演的角色无疑是很重要的,学生是学院生存的衣食父母,也更是教师存在的价值载体,因此我们没有理由不去关心学生,善待学生。不管学生的未来是继续深造、就业创业,还是踏进军营,运职院的教师都应该具备承担学生未来引路人的勇气和自我提升、厚实育人的担当,培养一个有正确认知、能够独立思考,可以被社会所接纳和认可的优秀毕业生应该成为每个运职人至高无上的追求,我将这视作是我们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第三个层面是“本”,“本”是由一木一横成字,木为树,横为地,如果说学生是木,待以成才,那么运职院便是那片土地,自当润木成林。马院长在讲话中曾提到“以学生未来为本,要求我们的职业教育,要特别注重对学生工匠精神的培养,没有工匠精神,我们的学生没有发展前途”,无前途即是无未来,没有未来又何谈根本所在,所以一种精神的养成究竟意味着什么,在我看来,我将其视作为“本”的养成,就是要尽好本份、学好本事、控制好本能,秉持好本色,如果从一名专业教师的角度去思量,这应该就是日常教学工作的着力点吧。
以上是我读完马院长关于“学院建设要以学生未来为本”的讲话后的几点愚见,不到之处还请批评指正。
教务处 吴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