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学年度第二学期人事和教学工作基本思路
孟宪虎
围绕学校升本这个大目标,本学期基本工作思路:
一、加大高层次人才引进力度
升本和学院建设,教师都是关键,特别是到了一定阶段,高层次人员尤为重要。
本学期我们要求各系部专业带头人要达到50%,每个专业必须完成对接一个有一定实力的企业,将企业技术主管聘为本专业兼职课程建设带头人并补充到系部教学指导委员会中。这两项从数字上,看似有进展,但实际上还是有距离,所以从本学期开始,学院和各系部要进行合理规划,在单个引进带头人前提前重点布局,在准备升本专业的基础上,重点打造煤矿开采、机电自动化、印刷工程、计算机网络、物流等10个以上高水平的专业教学科研团队,也就是说,这些专业必须在本学期结束,最迟下学期初要形成一个正高,三到四个副高和若干中级职称组成的教学科研队伍,并逐步有教学档案提交、课程安排,教研活动等参加的实质性东西。
二、探索实施教师分级分层次管理
1.分级分层次考核评价
本学年,学院出台了几个和教师相关的制度文件,其作用是先形成规矩,再通向自由。所谓规矩就是约束,每个教师要明确运职院工作的基本要求,比如教师考核评价办法,规定在运职院的教师必须从五方面考虑自己的工作,即教学、科研技术服务、学生辅导关怀、自我提升、团队协作,其中重点是教学和下企业技术服务。所有这些都是基本要求,基于底线考评。说句俗话,你每年要拿这么多钱,就必须也应该干这么多活。大家要清楚,约束规则越明确越透明,履职人越心中有数,越能提前计划,因此自由度越大。对于有事业心,愿意提升自己的,我们出台了教师工作激励评价办法,让教师明确拔高自己的努力方向,激励评价中的项目并不要求教师必须做,做是自愿,做到的就有奖励。
随着学院升本步伐的加快,教师结构也在变化,因此对教师的考核评价也需要多元化。其基本思路是讲师及以下以过程考评为主,兼顾目标;副高教师以目标考核为主,兼顾过程;正高教师主要考核目标责任完成情况。目标考评比较简单,但是制定切合我们学院的合适目标比较难,人事,教务,科技产业处及系部需要结合升本需要进行调研,尽快拿出对不同类型高层次人才的需求。过程考评比较难,比如,教学过程,怎么算好,是讲课比赛获奖就是好了,还是专家听了几次课评价不错就是好了,还是学生现在给打分最多就是好。从实际看,每个都不能代表教学的好坏。教学过程是一个综合的表现,需要综合评价,我们现在已经有了一定基础。但是有很大的不合理性,就是教师在评价的过程中,被动受评因素比较多,也就是说,学校要我怎么干,我就怎么干,受评分数就会比较高,比如,评价里要求什么完成什么得多少分,如果没有,即使是创新的、学生喜爱的也没有评价分数给你。这种被动受评体系开始之初主要是受国家评估指标所约束,也是必要的,换句话说,这种评价方式是达标评价方式。到了今年暑假结束,我们的这个系统将进行两年了,随着大部分教师在该考评约束下,基本的教学素养基本养成,我们的评价系统将逐步从被动受评转换为自我激励自我评价为主,被动受评为辅的模式。下学期我们将开始部署,暑假后新的学年开始,逐步对每个教师开放教学空间,希望每个老师彰显自己的特点,发挥自己特长,通过学生优先选择,并利用信息课堂,网络云平台空间创造影响,从而赢得学生、同行的评价,自然获得你的声誉和评价结果。
2.建立人才的使用和流转退出机制
首先完善聘用机制,科学合理设置不同层级人员聘期和聘期责任目标,加强聘期考核,强化合同管理,聘期结束完不成责任目标的或考核评价不合格或两次基本合格的将不再续聘。经几轮聘期都合格的教师将享受运职院终身教师待遇,并增加校内工龄在工资中的比重,享受学院职业年金。
对于难以胜任教师岗位工作的人员,首先通过培训提升,若还不能满足教师要求,将采取换岗、分流到服务岗位、或不续聘等措施建立退出机制。
3.加强对学校现有教师的培养力度
完善专业带头人帮带青年教师的制度 ,凡属专业带头人,在一个聘期带领提升青年教师将作为一个硬性指标要求。同时加大配套青年教师到企业学习、进行科技服务、考取专业技能证书的激励措施,推进青年教师向“双师型”教师转变的制度建设,为年轻教师真正能够做到“即师即工,校企融合”提供起步平台。
三、坚持推进教师治教治学,使其成为我们学院工作主轴或主线
学院能不能有成效,关键是教师。调动教师积极性,让教师真正成为学院工作的主体是学院工作的重中之重。
什么是教师治教治学?归根到底就是教师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标准、课堂教学、学术标准中要有决定作用,同时有权有能力维护学术自由、教学方法的多样性。所以要真正实施教师治教治学,教师必须成为教学科研治理的主体。切实做到以下几点:首先对学院教学工作建设与发展的重大问题有权有能力提出自己的意见或建议;其次能够参与系部专业设置、实验实训室建设等方面工作并能民主决策。再是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标准制定,开设什么课程能进行讨论并能对结果有有效制约。还有教书育人,课堂教学能根据教育对象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和特点去实施。以上每条都有两个方面,一是教师的权利,二是教师本身的能力。教师治教治学不是口号,而是一种实实在在的教学治理模式。所以,大家要从以下几点切实做到位。
1.每个教师对学生的教育必须要有责任心、使命感
责任是永生的动力,持续的激情。三尺讲台,如果只为一时的冲动,哪些学生会走向你?如果只为一时的好奇,谁又会终生拜你为师?我们每年要面对新的学生,每天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而这一切,没有脚踏实地,没有尽职尽责如何能完成?把具体事情一点一滴地做好,把工作时间一分一秒地抓牢。准备好每一篇教案,上好每一堂课,做好每一次作业批改,把握好每一名学生的成长。这就是教师的使命感!
2.每个教师必须有效的提升自己的知识水平和技术能力
教育学生光有热情、责任心是远远不够的。作为职业院校的教师,首先要有丰富的行业经历,通熟行业最新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只有具备了扎实的行业领先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才能在教学中站得高看得远,才能放得开收得拢,才能准确的评价学生知识掌握的程度并适时调整教学,才能面向全体学生并大幅度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所以每个老师一方面要从理论上提升自己,更要和企业社会融合,从实践层面充实自己。其次教师要有优良的人格品质,每一堂课,每一次自习辅导,每一次作业批改,都会对学生产生影响,你是敬岗敬业,还是敷衍应付,这些言传身教都会留在学生心中。
3.每个教师要有意识寻求创新性的教学方法,提高课程教学质量
教师必须加强教法研究,创新教学模式,优化教学过程,因材施教。教师应全面了解并作详细分析,根据课程标准和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整体与个体相结合,短期、中期和长期目标相结合的原则组织教学。
优化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使学生容易接受又能愉快学习。要根据学科特点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通过多种途径,采取多种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以培养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4.积极主动彰显教师自己治教治学的权利
教师治教治学的主要权利是统筹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和课程改革,研究课堂教学方法并付诸到教学实践中。在这些工作中,必须是教师说了算,绝不能单方面听任行政和职能处室。人才培养方案制定专业带头人话语权会多一些,但课程标准如何制定,课程如何改革,则每个老师都有权利发表自己的看法,并最终都要参与方案和改革的决策权利。上课的形式和方法教师有权利自己根据实际有利于学生学习情况设计,比如上课开始是不是非要喊口号,教师自己决定。学校只负责要求上课时间,关注教师是否到位,对于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标准的仅提供参考模板,注意是参考!其内容均由教师在教指委带领下自行讨论民主决策,如果确有分歧难以平解,学校出面聘请专家最后把控。
为了在教师治教治学中每个教师都能有所作为有所成就感,充分彰显每个教师的个性,我们将改进完善课程网络化建设,加强教学资源建设,部署教学网络云平台,给每个教师分配一个属于你自己的教学空间,可以动态上线你的课程教学资源,对现有的微课、视频课程也可以上线试用,如何组织教学,课堂中有什么新的思想都可以提前公告于学生。并逐步实现课堂教学在线,发表个人教学主张、网上视频教学、作业布置、问题讨论、教师答疑、作业批改、师生互动等全程。最终保留你的教学大数据,保留你治教治学的痕迹。
5.夯实基础,扩展视野,对接升本,探讨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内容
在人才培养方面,我们学校有明确的目标,校训说到很清楚,做学合一,厚实融通;办学理念做了细化,以学生未来为本,以教育品质为根,以人格素养为重,以技术传创为主。马总提出的人文素养、职业素养、技能素养更为具体。如何让这些理念落实到每个学生身上,首先需要理解每个素养的含义,我认为人文素养起码包含三个含义,人格人品,视野宽度,沟通协调;职业素养包含规则的养成,行业专业的认知领会;技能素养包含专项技术能力,精益求精的精神。所有这些都应该在人才培养方案里面得到体现。我们提出我们学校人才培养方案制定的原则是宽基础,大专业,小方向,去同质,有特色。从目前看宽基础,大专业,小方向是最需要落实的,后两点主要涉及多元化和个性化培养,将通过提高班、企业定制班、大师引领班去实施。
何为宽基础?应该是能让学生在走入社会,走向未来能支撑其对社会对未来有正确价值观,健全人格,宽的视野、应对变化,学会沟通的一些课程和教育方法。我们学校在这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在国家规定的思品课基础上增加了不少通识课程,但我认为还远远不够,体现在诸如心理学、经济学、管理学、社会学以及相应行业应该通识的科学技术知识都对学生开设很少,有的几乎就没有,这样的结果使学生出了校门首先是视野很窄,其次是面对和自己所学专业不一样的变化会感到束手无策,但更为关键可能会使学生对社会发展的价值观形成造成不利,最终会使人文素养培养大打折扣。
何为大专业?我认为大专业知识的构成应该至少是一级学科覆盖的知识,甚至还可能更广泛点,最少也应该是二级学科覆盖的知识。比如矿山工程技术,按照国家标准(GB/T 13745-2009)这是一级学科,代码是440,它下面有16个二级学科,比如矿山地质学,矿山测量,矿山设计,井巷工程,采矿工程等。我们的矿山开采技术专业,是仅仅学开采方面的知识,还是需要不需要扩展学习地质、测量、井巷甚至机电方面的知识和规则。同样矿井通风与安全专业除通风知识外,也需要学习这些知识和规则。所以一个专业群有共同的专业性知识和规则,这就是我们定义的大专业。大专业有利于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因为职业素养除过敬岗敬业热爱自己从事的专业外,还有就是学生毕业后在这个大的专业圈子里有没有知识面,话语权,自觉不自觉遵守行业或专业规则。
何为小方向?我认为就是选定和学生就业岗位或顶岗实习的主要岗位精准对接的一些课程或实训项目,强化训练,反复训练,使学生真正掌握上岗时具有的实际操作能力和技术能力,有信心有能力马上胜任岗位。所以技能素养应该从学生毕业就开始形成,并伴其一生,最终成为精益求精的技能大师。
因此,我建议在17级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上,特别是准备升本的一些专业,为了能和本科教育接轨,建议在一二年级增加人文、心理学、经济学、社会学以及科学技术基础和新技术的课时,同时规范大专业课程。以上仅是我的看法,学院3月份要从线上线下组织全体老师讨论论证,希望大家围绕三个素养包含哪些要素,宽基础应当开设什么课程,专业课程如何设置等等,充分自己的看法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