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主要讲两个问题,关于学校薪酬体系改革和专业设置与建设问题。
先说个题外话。记得第一次开月终会的时候我有过两个倡议:第一,内部开会,领导讲话,无须鼓掌。当然,如果领导讲的确实好,好到大家情不自禁地拍手,也未尝不可;第二个,开会是为了解决问题。因此,作为会议的主持者和领导、老师讲话,都要言之有物,有的放矢,言简意赅,把握会议节奏,控制会议时间。内部开会,应时应景的话别说,正确的废话不说,总结工作,不是为了摆功劳和成绩,而是要突出亮点和主要问题,有现性分析,有落地方案,有落脚点,有下手处,力戒“假大空”和官话套话废话。可开可不开的会议尽量不开,非开不可的会议,做好充分准备,时间尽量缩短。全院月终会议,主题是对上个月的重点工作做简要回顾和总结,目的是分析利弊得失,总结经验教训,以利下月改进提高。至于各部门各系统各单位的工作,无须上全院会议,自己召开,着重研究下月工作中需要提请学院领导和相关部门帮助、协调解决的问题,并做好有效沟通。
回到今天会议的主题,第一是关于本次教师薪酬体系改革。这次改革的出发点与落脚点,可以概括为一句话,就是通过改革,最大程度地鼓励先进、鞭策后进,淘汰落后,让干得好的和干得差的教师待遇截然区分,让在学院混日子的没法再混下去,让有激情、有干劲、有作为、有贡献的教师有回报、受鼓舞、体现自己的价值,激浊扬清,使师德进一步得到净化,教学水平进一步得到提升,学校各项工作进一步得到改进。
新的薪酬结构体系包括三个部分:一是基本工资,二是岗位绩效工资,三是特殊奖励。基本工资在以上三者中占多少权重,大家商量。有一点要明确,就是基本工资主要参考教职资历和个人成就,资历越深、成就越高,基点越高;绩效工资主要以岗位绩效为标准,工作做得越多,业绩做得越好,工资就越高。特殊奖励,主要是指超出岗位要求所做的工作和能够量化的业绩,理应得到回报和鼓励。
这次薪酬体系改革,不是要普遍提高工资待遇,但没有上限,一切从实际出发,根据个人能力和贡献大小来定,三个方面的权重分配和设计,大家充分讨论,集思广益,切实拿出一个全院教职工基本认同和满意的方案来。
关于寒暑假的薪酬制度,原则上教师寒假工资与平时工资等同,但暑假只有基本工资。暑假要获得绩效工资,教师就要加强自身能力建设。在这个问题上,我们鼓励教师从两方面努力。一是可以利用暑假参加专业培训学习,提高自己本专业领域的技能和素养,是否提高了技能和素养,要有量和质的标准,要通过有关机构和组织的评定确认;二是可以利用暑假去实践,服务社会、服务企业。如果我们的教师能够以自己的专业让本地区的某个企业提高效益,甚至让本地区某一个落后行业有一定的提升,这不仅有益于推动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也势必提高太阳成官网在本地区企业、行业中的知名度和声望,对这样的教师,我们要给予鼓励。这是关于教师暑假薪酬体系的基本设想,供大家在讨论时参考。
薪酬改革的难点主要在评价体系中的评判标准。在这个问题上,我认为有两个方面需要考虑:岗位价值和创造价值的关键行为。岗位价值的核心体现在学术、教学、服务能力方面,首先是对社会的服务能力及对学生的人文关怀,这是价值评价的基本维度和价值评价体系的着眼点。其次是创造价值过程中的关键行为。岗位价值创造的关键行为是价值创造的源泉。比如在教学和后勤等工作中,为完成工作计划和实现工作目标,选定什么路径和流程,采取哪些关键措施和办法,并全力实施之,就是关键行为。关键行为能够量化的要尽量量化,不好量化的要能够全面、准确、清晰地描述,让人一听就懂,没有歧义。关键行为是做好工作,提高效率,实现目标的绝对要求和必然途径,是创造岗位价值源源不断流进的活水。对岗位价值和关键行为的评价,需要专业部门和人事部门积极沟通协同,认真研究讨论,否则整个评价体系就难以做到科学合理,从而导致改革失败。
薪酬体系改革事关全院的发展,也与教职员工的利益密切相关,既是热点也是难点,既复杂而又敏感,需要深入调研,周密筹划,通盘考虑,科学设计,审慎操作。为此,希望大家积极参与,献计献策,确保把这项改革做快做好做到位。这项改革搞好了,个人受益,学院也将进一步增添生机与活力,否则,优秀人才引不来,留不住,在校人员没有积极性,浑浑噩噩混日子,如此下去,我们学院不仅不会做大做优做强,持续发展,能否生存下去都是问题。在这方面,大家都要有一个清醒的认识,要有忧患意识,危机意识,改革意识,增强改革的责任感、紧迫感和积极性、主动性。
我今天要讲的第二个问题是关于学院专业设置与建设。我介入学校具体工作时间不长,总的感觉首先是学院专业设置过多,专业申报和撤销过于随意。其次是作为一所大学,虽然我们的教学井然有序,教学考核也有标准,但我们学校教育的方向在哪儿?有社会影响的院系是哪一个?值得考虑。一所大学必须有知名的品牌院系。我们学院哪个系可以称之为知名院系?是矿山系么?还是印刷系?汽车系?我觉得分量都不够。
鉴于此,我认为,首先是各个专业的设置一定要站在未来,思考现在,既要做好当下,更要思考未来,立足于与专业相关的行业可否持续发展来权衡,这关系所设专业和学校的生命力。世界产业发展的历史和现状表明,新型产业也好,新型产业和传统产业的融合也好,如果这个行业本身没落了,转型了,学校还在教过时的东西,这是刻舟求剑,所设置专业肯定没有前途。为了避免这样的尴尬,我们在设置专业时,一定要关注和研究产业发展的潮流与趋势,要登高望远,要有前瞻性,不可鼠目寸光,抱残守缺,故步自封,不能我会啥就教啥,要与时俱进学习新专业新技术新技能,以适应产业发展的需要;也不能人家干啥我干啥,追时髦,赶浪头,凑热闹,在人家后面亦步亦趋。这些年很多大专院校这样干,浪费资源,误人子弟,教训很多。其次一定要站在世界看中国,站在中国看山西,看本地,从局外透视自己。外部世界是什么样,我们自己又是什么样,要心中有数。这就要求我们一定要结合世界的、中国的、中西部地区的、最低也应该是山西的产业升级和转型发展要求,结合本院实际打造品牌。一个专业品牌在山西省没有影响力就相当于“僵尸”专业,这是个铁律,从统计学上已经得到证明:在一个行业里排名不是前一前二的企业没有影响力,第一第二通常占到市场份额的百分之八十,排名第三第四,市场份额仅仅只占百分之二十还不到。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规律。所以我们现在要尽快打造知名院系,每一个院系要推出知名专业品牌。否则,我们虽然整天忙忙碌碌,却事倍功半,甚至徒劳无功无益。专业品牌的规划时间不能太长,时间长了我们就会在本行业失去先机,失去市场。
会议结束之前,我想再讲一点关于领导艺术方面的体悟与大家分享。根据我对接触过的一些优秀人物的观察,以及对一些伟人传记的研读,发现他们有一些共性的东西。首先是有较高的专业素养和专业视野,可谓行家里手,在本专业领域游刃有余,有很大的话语权。其次是博学通识,对专业外的知识有兴趣,善学习,有较高的人文素养,这就使得他们在复杂事物面前具有较强的认知和判断能力。别人看不出的问题,人家洞若观火,别人提不出解决办法,人家一箭中的。第三是有较强的治理能力,通过完善管理模式和治理模式,能够激活人的积极性,领导团队顺利解决问题。第四是科学的思维方式所体现出来的人格魅力。作为领导,要敢于创新,在创新的过程中不怕出错,出了错勇于认错,善于改错,这是一个领导应有的基本风格和心胸,也是领导人格魅力之所在。第五,一个人,特别是负有领导责任者,不论什么级别,一定要注重常识、讲究逻辑、研究规律。比如大学特别是职业技术院校的规律是什么,怎么能建成一个优秀的学校,系部的规律是什么,怎么能建成一个好的系部,要从常识出发,有理性分析,按规律办事,如此,我们就能高屋建瓴,事半功倍。
原红塔集团董事长褚时健从当年的高峰掉入低谷后,振奋精神,再创辉煌,最近又成为新闻人物,在央视做了报道。他讲了这样一段话,我念给大家分享:“我希望我的人生价值都体现在当下,而不是昨天曾经如何。我这个人,做事讲求踏实和认真。我从来不认为自己是个天才。但我一直是个实实在在做事的人,而且我有十分的认真态度,做哪一行就尊重哪一行的规律。学习多、了解多、实践多,心里就有足够的底气。只要你努力掌握事情的规律,并且有认真、精益求精的态度,我觉得完全可以学会。我觉得我并没有做什么了不起的事情,我所做的,都是尊重规律,恪守本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