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通知公告

关于下发《运城职业技术学院课程体系构建与调整工作方案》的通知

时间:2013-11-23 来源:教务处 点击:
 

各系(部)、处(室):

为进一步加强我院内涵建设,深入开展教育教学改革,提升人才培养水平,学院决定进行新的课程体系的构建与调整。为做好此项工作,特制定《运城职业技术学院课程体系构建与调整工作方案》,请贯彻执行。

附件:运城职业技术学院课程体系构建与调整工作方案

 

运城职业技术学院

2013年11月8日 

 

附件:

运城职业技术学院课程体系构建与调整工作方案

为了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升人才培养水平和教学质量,合理构建符合高职特点的课程体系,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按照学院“以学生未来为本,以教育品质为根,以人格素养为重,以差异发展为径”的办学理念,严格遵循高职教育教学的规律特点,坚持课程体系的构建和课程教学内容的设置和设计与专业培养目标和岗位核心能力紧密对接。针对专业培养目标和岗位核心能力的要求,针对高职学生特别是我院学生的特点,在明确就业岗位(群),明确专业培养目标,明确岗位核心能力培养要求的基础上,按照“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用什么,给什么”的思路,构建符合高职教育规律特点、适应以煤矿技术类专业为主体的专业培养目标要求、具有民办高职院校鲜明特色的课程体系。

二、工作思路

1.学院以重点建设的6个专业为试点,率先进行课程体系构建,具体工作安排如下:

1)由系主任牵头组织重点专业教研室教师以走访企业等不同形式进行专业调研,了解本专业学生就业岗位(群),了解生产过程和分析工作过程,了解学生岗位能力特别是岗位核心能力要求,同时征求企业人员对人才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的意见;

2)在专业调研基础上,组织专业教师对专业培养目标和就业岗位(群)、专业基本能力和核心能力进行论证分析,确定专业培养目标和岗位核心能力;

3)在确定专业培养目标和岗位核心能力基础上,确定专业核心课程;

4)在确定专业核心课程基础上,确定支撑课程和相关课程以及必要的公共基础课,从而完成课程体系的基本构建;

5)在上述工作基础上,制定和修订新的人才培养方案;

6)在课程体系构建过程中进行包括课程建设、教材建设、顶岗实习基地建设以及教学方法手段和考核模式改革等内容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和创新。

此项工作从第9周开始,在第11周末(1116日)完成。

2.在重点专业进行试点建设基础上,全院目前1213级开设的所有专业全面进行课程体系的构建和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和创新,具体步骤如下:

1)召开全院教师大会,由六个试点专业进行专业课程体系构建工作汇报和经验介绍:由教学副院长动员和布署全院课程体系构建工作,由院长做重要讲话;

2)由各系部主任牵头全面开展目前开设所有专业课程体系构建和调整工作,并在此基础上对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修订。为配合此项工作,学院将提出修定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的指导意见。此项工作在第12周至第15周进行;

3)进行课程体系构建的验收,由学院组织企业人员和专业建设委员会成员组成验收工作小组,对各系部各专业的课程体系构建工作和修订后的人才培养方案进行验收。此项工作第16周进行;

4)通过验收的系部和专业从第17周起按新制定的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下学期教学运行准备工作。未通过验收的系部和专业利用假期时间进行修改和论证工作,直至验收通过。

三、构建原则

1.课程体系构建必须与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相结合,在突出体现学院“一专一企,一系一范,一人三型”的人才培养模式特色基础上,各专业要结合本专业特点和合作企业要求,构建和创新符合本专业高职人才培养规律,具有本专业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

2.课程体系构建必须严格按照“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用什么,给什么”的思路进行,必须使新构建的课程体系、确定的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与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岗位核心能力紧密对接。

3.课程体系构建必须遵循职业教育教学规律和特点,强调课程设置与岗位核心能力紧密对接,凡与岗位核心能力培养关联度不大的课程不得纳入课程体系,绝不允许出现因人设课,因书设课的情况。

4.课程体系构建必须遵循高等教育的规律和特点,保持一定的学生自由学习时间和活动空间,所有专业新修订的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总数不超过30门,校内总教学学时数(包括校内实训和实习)不超过1800学时,周学时数原则上不超过26学时。各专业要严格遵循学院“做学合一、厚实融通”的校训,在原来确定的理实教学比例11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实践教学环节,突出学生的能力培养。

5.课程体系构建过程中必须针对高职学生身心特点和课程性质进行考核方式的改革,凡具备条件的课程除必要的公共基础课外,所有专业课程由过去传统的考试和考查两种方式,改变为A过程考核、B项目考核、C任务考核、D作品考核、E综合考核为主体的考核形式。

6.课程体系构建要贯彻“宽基础、大专业、小方向”的人才培养战略思想,原则上各专业群第四学期第10周前所有课程除公选课外均保持一致,第四学期第11周至第五学期第10周,根据学生所学专业和就业方向设置专业能力方向课程模块,以专业选修课的形式列在人才培养方案当中,每个专业能力方向课程模块原则上不低于380学时。

7.课程体系构建要与学院的学分制建设相结合,所有专业学生在校期间完成145160学分的学习任务,其中必修课达到90学分,专业群专业选修课(限选课)达到25学分,公共选修课达到 4学分,企业实践环节(含认知实习、生产实习和顶岗实习)达到30学分以上。

8.课程体系的构建要与深入开展校企合作相结合,在提升专业建设水平和提升产业能力上下功夫,要按照马长江董事长提出的“瞄着产业做专业,瞄着行业、企业做专业”和“专业建设要以学院为圆点,多角度开放合作”的专业建设指导思想,全方位开展校企合作。在专业调研过程中紧密联系企业,在明确专业培养目标和岗位核心能力、确定核心课程、构建课程体系的过程中紧密依靠企业,在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工作过程中紧密依托企业,与企业建立密切的“血缘”关系。

9.课程体系的构建要与专业顶岗实习基地的建设紧密结合,根据新构建课程体系的培养要求,所有专业必须按照每20个毕业学生建立1个顶岗实习基地的要求,进行和加强顶岗实习基地建设,保证80%的毕业班学生能成建制的进行顶岗实习。同时要牢固树立系部是学生就业工作主体的理念,把顶岗实习基地建设和就业基地建设结合起来。

10.课程体系构建要与教材建设相结合,各专业在构建新的课程体系的同时,要加强课程特别是核心课程的课程标准建设,明确课程内容的能力培养点基础上,将企业上岗标准和职业技术资格标准引入和融入课程,使专业核心课程和职业资格课程紧密对接,同时组织教师自主开发适应本专业培养目标和岗位核心能力,适应课程内容要求,适应本院学生身心特点的校本教材,并以此为基础加强规划教材和精品教材建设。各系部在完成本系部专业课程体系构建的同时,提出2013-2014年的教材建设计划和中长期教材建设规划。

四、工作要求

1.提高认识,高度重视。新的课程体系构建和调整工作,是学院深入开展高职教育教学改革,进行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和创新,加强专业特色建设和学院特色建设,提升学院专业建设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举措,关系到学院办学水平的提升和长远的发展。教务处、各系部等相关教学部门以及全院教师要高度重视此项工作,认真按照学院部署和要求积极开展课程体系构建工作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工作。

2.加强组织领导。本次课程体系构建与调整的整体工作在院长的统一领导下进行,由教学副院长和教务长具体负责,由教务处负责组织协调构建工作的进程。各系部主任作为本系各专业课程体系构建的第一责任人,负责领导和组织各教研室按要求按进度进行构建工作。

3.严格依据构建原则,工作步骤和工作要求进行构建工作。严格按照“岗位(群)——工作过程——岗位能力——核心能力——核心课程——相关课程及支撑课程”的流程进行课程体系构建;严格按照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与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岗位核心能力的培养紧密对接的原则进行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和修订;严格遵循“两个针对”的原则进行构建工作。凡未按工作要求和原则进行课程体系构建专业和系部,学院不予验收通过。

4.加强工作质量和进度考核。学院把此次课程体系构建和调整工作作为深入开展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的重要内容,也把这次构建工作作为提升教学部门干部和教师高职教育理念和教学建设能力的重要举措,也把此次构建工作同教学部门干部和教师的考评紧密结合,把此次构建工作中教学部门干部和教师的工作态度、工作水平、工作能力和工作表现与职务、职称的聘用、晋升以及个人绩效紧密结合,以此推动和促进学院教学水平和质量的提升。

分享到:

作者:   编辑:

联系我们

地址:山西省运城市学苑北路2555号

网址:

招生电话:0359-2439999

微信:ycptu2367999

QQ:483018420

版权所有:44118太阳成城集团(中国)有限公司 - 搜狗百科  晋公网安备 14080202000311号 晋ICP备2021005503号-1